六十年后的普罗旺斯,蓝鸢尾花田依然如约绽放。年迈的慕芸坐在白色小屋的露台上,膝上摊着泛黄的素描本。她的无名指上,那枚鸢尾花戒指依然闪着温润的光。
"奶奶,新一期《鸢尾》杂志到了。"黑发少女轻手轻脚地走来,将刊物和热茶放在藤编小桌上,"封面又是您的作品。"
慕芸微笑着抚摸少女的发梢——这是出版社林编辑的孙女小雨,如今是她的助手兼养女。杂志封面上,《蓝色鸢尾的约定》最终章刚刚连载完毕,画面定格在男女主角并肩远眺花海的背影。
"您真的不打算画他们重逢的场景吗?"小雨忍不住问。
慕芸望向远方摇曳的花田,那里立着一块简单的石碑,上面刻着【宋清澜,他的文字如鸢尾般永恒】。
"有些故事,"她轻声道,"留白才是最美的结局。"
午后,小雨推着轮椅带慕芸去花田散步。初夏的风裹挟着花香,吹起老人银白的发丝。
"奶奶,为什么每年今天都要来这里?"小雨指着远处那个开满蓝色鸢尾的山坡。
轮椅在石碑前停下。慕芸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,纸张已经发黄:"六十年前的今天,我收到最后一封他写的信。"
信封里是一张普罗旺斯花田的明信片,背面写着:【无论我在哪里,当鸢尾花开时,都会回到你身边】。字迹有些潦草,像是在匆忙中写就——那是宋清澜登机前最后寄出的信件。
慕芸将脸贴在冰凉的碑石上,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那个雨夜里,他掌心传来的温度。鸢尾花瓣随风飘落,在她膝头积了薄薄一层蓝。
夜幕降临,白色小屋里亮起温暖的灯光。慕芸的卧室墙上挂满了画作——有《鸢尾花开》的原稿,有《蓝色鸢尾的约定》的手绘分镜,还有一幅未公开的素描:年轻的宋清澜在花丛中回眸浅笑。
"奶奶,该吃药了。"小雨端着水杯进来,发现老人正专注地翻看一本旧相册。
"这些都要好好保存。"慕芸指着照片里两人在里昂领奖的瞬间,"特别是这张...他笑得最好看。"
她颤巍巍地从床头柜取出一个小铁盒:"等我走后,把这个撒在花田里...和他一起。"
盒子里装着一包鸢尾花种子,是从他们初遇的那片花丛采集的。六十年来,她每年都会种下一颗,如今只剩下最后这些。
深秋的清晨,小雨在花田里发现了静静离世的慕芸。老人安详地靠在轮椅上,怀里抱着那本《月影》初版书,嘴角还噙着微笑。
按照遗嘱,她的骨灰与剩余的鸢尾种子一起,被撒在了宋清澜长眠的山坡上。媒体报道称:"传奇漫画家与她的缪斯最终团聚"。
葬礼后的整理工作中,小雨在工作室暗格里发现了一个未拆的信封,上面是慕芸清秀的字迹:【给我亲爱的小雨】。
信纸上是简短的嘱咐和一张设计图——那是一座双人纪念碑的草图,造型是两朵相依的鸢尾花。底部写着一行小字:【请让我们守护这片花田,直到永远】。
第二年春天,小雨站在花田中央新建的纪念碑前。两朵青铜鸢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花瓣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——那是《蓝色鸢尾的约定》中所有读者的留言。
"小雨编辑!"出版社的年轻人跑来,"我们在整理慕老师遗物时发现了这个!"
那是一本装帧精美的画册,扉页上写着《给阿澜的第六十一封信》。翻开来,每一页都是一幅画:第一页是雨夜初遇,最后一页是白发苍苍的慕芸站在花海中,身旁是一个模糊的年轻身影。
但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一页的空白处,写着一行新鲜的字迹:【我来了,这次换我等你了】——墨迹与六十年前宋清澜的字迹一模一样。
微风拂过,纪念碑前的鸢尾花轻轻摇曳。小雨恍惚看见,远处的花丛中有两个模糊的身影,正携手走向花田深处。
-全文完-